橱柜企业进军“全屋定制”是否可行?
2015-08-05
放眼橱柜行业,在一站式购物需求的趋势下,近年来,很多企业都打出了“全屋定制”、“大家居”的口号。这些企业从单一品类延伸到多个品类的经营,不断的扩充占领市场的步伐。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紧跟市场需求无可厚非,但是,橱柜企业也需要从实际出发,衡量“全屋定制风”的可行性,只有这样,后天的发展才不会走向畸形。
许多“全屋定制”还只停留在概念阶段
当下,定制家居主要分两类产品,一个是大众化的定制产品,主要是可以规模化生产的板式定制家居,还有一类是定位于中高端的全屋实木定制,部分企业也采用板木结合的产品。然而,通过市场调研发现,虽然很多企业打出了全屋实木定制的概念,但真正做到全屋定制的还不是很多,主要是产品还很单一,不够丰富。很多号称做全屋定制的企业是从做木门延伸进来的,仅仅增加些简单的橱柜、衣柜就喊全屋定制,但实际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全屋定制不好玩
原来做家具,可能就是成品家具生产出来以后摆在店里面,消费者去选中哪个就是哪个。但是现在的发展方向不是这样的,是由消费者来决定,我的空间有多大,我想把它做成什么样子,我想买什么样的家具,我想要什么风格的,什么款式的,甚至每一个细节,比如一个墙角一个转角,我的细节是怎么样的,我想要怎么样做,我来作主,消费者作主。成品家具是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全屋定制不可以大批量生产,可能有一万个订单就是一万个风格。
做惯了成品家具,真正要转向定制,小打小闹还能应付,随着规模的扩大,瓶颈马上显现。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具品牌老总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尽管他从一家非常知名的定制家具企业挖来一名设计主管和一名销售主管,却没能实现电脑软件管理,依然要靠人工下单、配送,不仅交货时间总延迟,而且时常出现错误,投诉大增。定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玩的,定制并不是改改色彩、尺寸那么简单,从量尺到设计到下单到配送安装,是一个系统工程,电脑正在大量代替人工劳动,解决不了柔性生产,根本就玩不转定制。
要做好“全屋定制 ” 橱柜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
一些企业在造概念,与定制拉扯关系,炒作一把赶时髦;一些企业话说得很大,开口闭口都谈定制,也展出了几件产品,但根本不接地气,操作起来太难。实际上要做好真正的定制“基因”很重要。业内人士表示,做定制家具的企业做全屋定制更要优势。全屋定制产品实际上是将产品从“定制柜”向“墙”“顶”“地”做了延伸,形成从定制家具到橱柜,衣柜,墙板,吊顶等的全屋木作系统,其中定制家具最复杂,难度最大。
所以,定制家具厂具备极强的定制基因。如果从简单的定制行业转型做全屋定制难度会非常大,交的学费,花的时间会更多。另外,做全屋定制最需要的是成熟团队和长时间经验的积累,再加上设计和服务的不断提升,这样的企业才会跑的快、跑的远。因此,橱柜等家居企业亟需产品、服务等内功的修炼。
橱柜企业一股脑投向全屋定制是不理智的行为,企业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仅是产品还是服务,把品牌优势先提高再考虑是否适合定制家居。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盲目冲动才是保命之策。